AI如何革新科学研究?2024科学智能峰会在海淀举办

要怎么打造出一个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作者 | 许丽思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1月4日报道,今天,2024科学智能峰会在北京海淀举行。在综合论坛上,多位重磅嘉宾围绕AI物理、AI for Life Science、AI for Science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与实践等主题密集输出干货。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科学智能峰会综合论坛深度地讨论了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未来、人工智能从实验室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发展等问题,而这场峰会的举办地——北京海淀,一直都率先扛着人工智能大旗。

海淀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数据要素资源、产业链和算力建设等方面,走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前列,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基础最好、人才资源最集中、研发创新能力最强、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海淀也正在不断构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而在活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背后,是海淀持续创新的政策体系。针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突破、场景应用、资本支撑等多个方面,务实的策略和多元的促进机制支持着当地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01 .从材料研究到物理、化学,AI带来的全方位革新

在2024科学智能峰会的综合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博雅讲席教授张锦,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龚新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等多位重磅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热门话题展开了分享谈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博雅讲席教授张锦深入讨论了AI是如何革新材料研究范式的。在他看来,材料研究面临究思维局限性、多模态跨尺度模型构建及数据融合清洗问题、实验室与产业目标不一致问题、从微观到宏观结构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用人工智能革新研究范式,以碳材料为例,可以通过开源模型找催化剂、建立自动化平台进行实验迭代、模拟实验和数字化研究、探索机械性能按需定制、缩短研发周期和生产周期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龚新高以“AI物理与材料逆向设计”进行了主题分享,他提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通过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性发明,化学奖给了蛋白质预测,分析 AI 在生命科学领域成功的原因及面临的挑战,包括模型框架、数据整合、缺乏高质量数据集等问题。他提出了通过 AI 寻找生命科学原理、发展生物技术、构建新的人工智能模型构架和生物数据资源体系等建议,目标是构建多模态跨层次的生命科学大模型,发现新规律新原理。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林峰以“AI for Science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强调,AI发展有三个价值方向,一是面向科学研究,追求比别人早;二是面向产业连接,强调精准;三是做基础设施建设,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他还提到了大模型在高压高温超导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大模型在生物大数据方面的作用和基础设施构建中的相关工作。

从论坛上多位学术嘉宾的分享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研究、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为复杂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还能极大地提高研发效率与准确性。

人工智能正与各个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向前迈进,为解决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而2024科学智能峰会举办地——北京海淀,一直以来更是为了深化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践、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做出了一系列政策创新。

02 .海淀出台多元政策体系,让企业搭上人工智能发展快车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在产业上的应用能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但是,面对人才、技术、数据、制度等各方面的挑战,有的中小企业对人工智能应用还处于观望之中,不会用或者不敢用AI等“落地难”问题依旧存在。

而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工智能生态,关键还是在于政府的扶持,在于制度的加强与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以及重点领域的试点和模式创新。

在这方面,海淀一直都是先行者。

去年7月,海淀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涉及夯实算力基础支撑、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强化资本支撑、优化孵育体系等多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给予相关创新主体最高购买或租用算力合同金额的30%、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

去年9月,海淀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到要将中关村科学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产业集聚区,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产业平台、培育一批创新企业、推出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等。

时间来到今年4月,《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发布,这是海淀首次专门针对具身智能发布的细化行动方案,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聚焦具身大模型和机器人整机,部署实施六大行动。

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成为全球具身智能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新高地、产业加速集聚地,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具身智能竞争的核心力量。

▲在4月27日的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该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今年8月,海淀再次发布《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表示要加快探索人工智能和千行百业的双向赋能路径,要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器,将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

海淀怀揣着雄心壮志,希望到2026年,能够产出100个标杆行业模型产品,涌现100个示范引领典型案例,形成千家企业千亿集群引领带动万亿经济发展新局面。

▲在实施应用示范工程中,海淀遴选了十大重点场景

这一行动计划的落地也意味着,大模型将从实验室走向更广泛的现实应用场景,传统行业逐渐被改写,产业迎来提质增效、颠覆式创新的全新机遇。

海淀对打通技术与应用之间“最后一公里”的实践探索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紧接着的9月,“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首批开放场景”榜单亮相。通过发榜揭榜深入挖掘场景需求,广泛征集解决方案,打造试验场平台,促进供需各方高效对接,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9月26日的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发布活动上,场景榜单正式发布

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正在持续为海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构建一个鼓励创新研发、营商环境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也将不断巩固海淀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地位,加强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领先优势。

03 .高达1000万算力补贴,支持大模型开发训练

随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它正在深刻地重塑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带来了产业格局的变迁,也催生了对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计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强大的算力是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企业对算力的需求爆发式增长,但高昂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也有可能会阻碍企业进行大模型开发与训练的脚步。

在此背景下,10月31日,海淀发布了《2024年中关村科学城大模型算力补贴专项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给予相关创新主体最高购买或租用算力合同金额的30%、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对于重大项目,原则上可根据研发迭代情况,连续支持两年。

具体来说,《指南》的支持内容和标准分为两类:一是对技术创新性强、性能好的通用大模型,分档给予1000万元、800万元、500万元资金补贴;二是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垂直大模型,分档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资金补贴。

申报的项目条件有以下几点:

1.申报企业为注册在海淀区的独立经营实体。

2.申报企业需提供购买或租用算力合同、发票及算力用于大模型研发的相关证明材料。自建算力采购合同时间段和租用算力申请补贴时间段需在2023年8月22日到2024年8月21日内。

3.申报企业需为非对外提供算力服务的厂商。

4.申报企业需在通用/垂直大模型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

5.模型需提交自评或第三方评测的详细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模型理解、推理、生成能力及智能性、鲁棒性、效率等)。

6.通用模型申报后将统一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测,最终根据专家评审分数和模型评测分数综合定档。具体组织方式和评测范围另行通知。

7.垂直大模型在符合1-5条基础上,需已完成研发并对外提供开放服务,提交实际应用成效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签订合作协议、合同、订单、发票等),最终根据专家评审分数进行定档。

目前,该算力补贴正在开放申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已经积极参与申报。

在算力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当下,海淀一直都把算力产业作为重点关注的方向,大力建设算力中心和智算高地,这也与当地的创新生态、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清华、北大、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众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坐落与此,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持,营造了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目前,海淀聚集了AI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人工智能学者1.23万人(占全市超80%),人工智能领域AI2000全球顶尖学者101人(占全市超80%),为人工智能与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尤其是在产业集聚方面,海淀正在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包括百度、旷视、第四范式等领军企业在内的1300余家企业(占全市约70%),26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市约2/3),还有57款通过备案的大模型,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

独特、活跃的产业创新生态,带动了对算力的旺盛需求。海淀此次便通过发放算力券,鼓励企业加强对大模型的研发和探索,进一步推动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04 .结语:成为人工智能高地,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海淀,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孕育发展的摇篮。中国的互联网在这里诞生,从互联网大厂到人工智能新秀,无数的创新企业在这里成长、走向世界,这里有中国的硅谷,这里也是声名远扬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当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拥有深厚创新底座和产业集聚优势的海淀,正在通过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企业编织托底的网,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

进入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的关注目光从模型能力逐渐转移到模型落地层面,海淀也是屡次创造惊喜,不仅用务实的政策为技术落地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在大模型应用上不断开放核心业务场景,帮助企业布局业务方向、打造解决方案。

立志成为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的海淀,还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Tags: